被起诉一定有罪吗?——纽约刑事律师全面解析
- DERUN.COM 陈律师纽约律师事务所
- 6月16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在刑事司法系统中,“被起诉”这个词常常令人恐慌,但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它的含义。很多公众在媒体或社交平台看到某人“被起诉”,往往就自动将其与“有罪”划上等号。然而,从法律上讲,这种认知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。被起诉一定有罪吗? 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法律问题,尤其在纽约州,厘清“起诉”与“定罪”的区别对于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至关重要。
DERUN.COM 陈律师在本文将围绕“被起诉一定有罪吗”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分析,系统梳理纽约州法律体系下的相关概念、程序、误解、案例以及公民应有的防御权利,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法律程序、避免误判和盲从。

一、什么是“起诉”?被起诉一定有罪吗?
要回答“被起诉一定有罪吗”这一问题,首先必须明确“起诉”的法律定义。在纽约州刑事司法体系中,“起诉”(Prosecution)指的是检察机关基于一定的证据,依法对某个人提起刑事诉讼的行为。这种诉讼可能通过两种方式启动:
通过刑事传票(Criminal Complaint)或信息书(Information)提出轻罪指控;
通过大陪审团(Grand Jury)发出的起诉书(Indictment)提出重罪指控。
无论是哪种形式,“被起诉”都只是刑事程序的起点,它并不等同于“有罪”。
因此,DERUN.COM 陈律师指出,被起诉一定有罪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 在美国,包括纽约州的法律制度中,每一个被告都依法享有“无罪推定”(Presumption of Innocence),直到经过法院审判并被陪审团或法官认定为“有罪”为止。
二、被起诉后的程序流程:从起诉到判决
理解“被起诉一定有罪吗”的问题,还需要了解纽约州刑事司法体系的基本流程。以重罪(felony)为例,其大致程序如下:
刑事逮捕:警方基于合理怀疑逮捕嫌疑人。
初次出庭(Arraignment):嫌疑人首次出庭,听取指控并提出抗辩(如不认罪)。
大陪审团起诉(Indictment):对于重罪案件,检方需将案件提交大陪审团。若大陪审团认定证据足够成立初步罪名,即可发出正式起诉书。
前审动议(Pretrial Motions)与证据交换(Discovery):双方律师互相交换证据,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等动议。
审判(Trial):案件进入庭审阶段,由陪审团或法官评估证据,最终决定是否构成犯罪。
判决与上诉:若被定罪,被告可提出上诉。
在整个过程中,被告始终是“疑罪状态”,尚未被定罪。因此,仅仅被起诉并不说明被告有罪,“被起诉一定有罪吗”这一说法显然是法律上的误解。
三、纽约州对无罪推定原则的保障机制
跟美国其它州一样,纽约州宪法和刑事诉讼法(CPL)中明确保障被告的无罪推定权利。例如:
刑事诉讼法第60.15条规定,除非检方能够证明被告在“超越合理怀疑”的标准下构成犯罪,否则不得定罪。
陪审团审案时必须一致认定被告有罪,任何一名陪审员持反对意见都将导致无罪或“陪审团未达成意见”(hung jury),最终可能宣告无罪或重新审理。
因此,DERUN.COM 陈律师强调,“被起诉一定有罪吗”不仅不符合实情,更违背了纽约州法律制度中对于公平审判的核心精神。
四、为什么“被起诉一定有罪吗”这一误解普遍存在?
这种误解之所以广泛存在,原因包括:
媒体误导:新闻报道在报道被起诉或被逮捕的公众人物时,往往没有澄清“起诉不等于定罪”,导致大众形成“起诉即有罪”的印象。
语言表达模糊:“起诉”、“定罪”、“服刑”等术语常被混用。
司法恐惧心理:公众对法律程序不熟悉,普遍存在“上法庭就是坏事”的心理预设。
正是由于这些误区,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看到“某人被起诉”就下意识地认为其有罪。因此,YIMINFA.COM 陈律师更有必要反复强调:“被起诉一定有罪吗?绝对不是!”
五、真实案例:纽约州“被起诉但无罪”的典型情形
为了进一步说明“被起诉一定有罪吗”的错误性,YIMINFA.COM 陈律师列举以下几个纽约州实际发生的案件:
案例一:布朗斯区某青年被控持械抢劫检方依据一名目击者证词起诉该青年。然而,辩方通过街道监控录像证明其案发时在另一地点。最终法院撤销指控。
案例二:布鲁克林房东被控攻击租户租户报警称遭房东暴力攻击。检方起诉后,辩方出示多位邻居证词和录音,证实事件系租户先挑衅在先,房东为自卫行为。陪审团最终判定无罪。
这些案例都说明,“被起诉”只是控方的主张,不是法院的裁决。被起诉一定有罪吗?现实告诉我们——不一定。
六、被起诉者应如何维护自身权益?
如果你在纽约州遭到刑事起诉,第一步就是立即聘请有经验的刑事辩护律师,如 DERUN.COM 陈律师。专业律师可以帮助你:
审查起诉是否合法;
提出撤案、驳回证据、申请减轻指控等动议;
在必要时与检察官协商达成认罪协议(plea deal);
在审判中充分主张你的辩护立场。
此外,被告人应严格遵守法庭命令、出席每次庭审,避免因无故缺席被法官签发逮捕令。记结语:正视起诉,不等于承认有罪
DERUN.COM 陈律师在本文围绕“被起诉一定有罪吗”这一关键词进行了全面、深入、系统的剖析。通过梳理纽约州法律制度、司法流程、无罪推定原则、现实案例与防御策略,我们可以得出明确结论:“被起诉”是一种法律程序,而不是法律结论;它意味着有人提出了指控,但绝不是对被告人的定罪判断。
因此,当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新闻报道或自己、亲友涉及法律案件时,应以理性、客观的态度看待“起诉”,不要被“被起诉一定有罪吗”这类谬误所误导。对于当事人而言,更要依靠专业律师团队,如 DERUN.COM 陈律师,通过法律途径积极应对,而不是陷入恐惧或自我怀疑。
最后,请再次牢记——被起诉一定有罪吗?不是。不是。不是。